「指數型房貸」是一種利率會隨著某個經濟指數變動而調整的房屋貸款,全名通常是「指數型利率房貸」(Index-Linked Mortgage 或 Adjustable Rate Mortgage,ARM)。這類貸款的利率不是固定的,而是由兩部分組成:
📌 結構:
- 
	指標利率(Index Rate): - 
		根據市場某個可公開查詢的利率指標,例如台灣常見的: - 
			郵儲定存利率 
- 
			台銀公告利率 
- 
			央行重貼現率 
- 
			**COFIX(韓國)**或 LIBOR(國際)(現在已逐漸被 SOFR 取代) 
 
- 
			
 
- 
		
- 
	加碼利率(Spread / Margin): - 
		銀行加在指標利率上的固定利差,用以賺取利潤。 
- 
		例如:指標利率 1.5% + 加碼利率 1.2% → 實際房貸利率為 2.7%。 
 
- 
		
🔁 特性:
- 
	初期可能有「優惠利率期間」,例如前兩年利率較低(稱為「蜜月期利率」)。 
- 
	之後依據指標利率變動做調整,可能每半年或一年重新計算一次利率。 
- 
	若市場利率上升,房貸利率就會變貴,反之則變便宜。 
✅ 優點:
- 
	在利率走低時,可享受較低的房貸利率,節省利息支出。 
- 
	初期利率通常比固定利率貸款低,適合短期內會賣屋或還清貸款的人。 
❌ 缺點:
- 
	利率有不確定性,無法預估長期總成本。 
- 
	若市場利率上升,還款負擔會加重。 
📌 小提醒:
在台灣,一般所謂「指數型房貸」大多是依據「機動利率」調整的,也就是銀行會根據其公告的某項指數來調整利率,不像真正的「變動利率」那麼透明。因此,在簽約時一定要問清楚:
- 
	指標利率是什麼? 
- 
	加碼利率是多少? 
- 
	利率多久調整一次? 
- 
	有沒有調整上限(cap)? 
如果你想,我可以幫你分析目前的市場利率與各家銀行的指數型房貸方案。需要嗎?
 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